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53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2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翼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今年以来,南唐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乡党委中心工作,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法治宣传等方面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法治宣传为基础,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
我乡多措并举开展系列法治宣传活动,不断营造法治南唐建设氛围。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将法治建设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结合土地确权、产权制度改革、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工作,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制度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等内容的学习宣传。将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各支部党日活动的议程,坚持每月开展一次专题学习。二是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教育。以党建引领“N+1”融合共治模式为载体,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乡贤、志愿者、网格警、法律顾问等群体在普法宣传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在中小学开设法治教育课,增强中小学生法治观念;先后聘请省委党校教授、乡法律顾问和乡司法所等有关人员对乡村两级干部进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民法典》等专题辅导,并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上党课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参加学习教育共500余人次。三是打造过硬法治队伍。每月开展一次工作例会,加强网格员队伍政治和业务培训,推进“N+1”融合共治,鼓励和支持多元力量参与网格化管理工作,将有热心、有能力、有精力的网格员,统一配置到网格,进一步壮大网格员队伍;积极发挥各村综治办成员、民调员、治安联防队员作用,不断提升法治队伍的综合素质,为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四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诗书画协会作用,通过黑板报、诗歌、小品等形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提高全民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完善了晓史法治文化长廊,同时加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及全乡“雪亮工程”视频监控、有线广播等阵地功能建设,发挥宣传引导、教育管控作用。五是开展执法为民行动。针对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各站所开展了依法维权、联合执法、谁执法谁普法活动,发挥职能优势,围绕各自行政职能,国土、公安、司法、交警、电力等站所利用国家安全日、宪法日等各种节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开展各类咨询活动,积极引导群众依法信访、依法维权。六是充分发挥晓史村法治文化引领作用。“枫桥经验”在晓史村落地开花,并积极探索政治、德治、自治、法治、智治、心治“六治融合”新路子,文化小院、文化长廊、黑板报等为法治宣传提供了阵地,诗书画协会、文艺表演队伍丰富了法治宣传形式和趣味性,让群众在学中乐、乐中学。党建引领“N+1”融合共治广泛推广,被临汾电视台和《临汾日报》进行了报道。
二、以“三零”单位创建为抓手,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把“三零”单位创建作为保安全、保稳定、促和谐、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省、市、县委的部署要求,坚持“123”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三零”单位创建工作。
(一)构筑“三个保障”,强化风险防控。一是构筑风险防控的组织保障。乡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组,各行政村和企事业单位成立了以村两委主干和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组,形成了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切实加强对全乡“三零”单位创建的组织领导保障。二是构筑风险防控的责任保障。全乡分为四个片,由班子成员负责分管片的“三零”创建责任落实。各创建主体负责辖区的“三零”创建责任落实。各职能站所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的“三零”创建责任落实。构筑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三是构筑风险防控的纪律保障。乡党委“三零”创建办公室对“三零”创建工作开展全面督查和随机抽查,加强对“三零”创建的督查和指导。将“三零”创建工作纳入农村干部绩效考核,对工作开展不力、整改不力、推诿扯皮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严格责任追究。
(二)落实“四个措施”,构建矛盾纠纷调解长效机制。一是成立矛调中心。进一步深化以交通事故、劳动关系、医患纠纷、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婚姻家庭、村企矛盾等领域为重点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完善了以司法所为中心的乡村两级矛盾调解中心,乡党委成立了调委员会,专门抽调了5名领导干部任专职调解员。同时发挥各村老党员、乡贤、妇联、志愿者、网格长的作用,筑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化解信访矛盾103件,乡贤、志愿者化解信访矛盾42件,教育引导通过司法程序化解1件。二是加强信访矛盾分析研判。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对信访案件逐一分析研判,能解决的尽快解决;有难度的分阶段解决,有反馈有跟踪;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做好稳控工作。同时,对重点人员的稳控责任进行了明确,要求实时掌握动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可控可防,切实增强风险隐患的排查和处置力度。信访工作实行党委统一领导,乡、村、司法、派出所通力协作,强力攻坚重点信访问题,坚决打击缠访闹访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今年以来,收到155件信访件,其中市长热线151件,国家信访局转办1件,县信访局转办2件,乡政府接收1件,办结146件,其余正在抓紧办理。三是积极推进“四调联动”调解机制。即公调对接、政调对接、访调对接、诉调和检调对接,一些矛盾在及时调处的基础上,加强了与法院、司法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主动对接上级部门指导,特别是对有可能转为法律诉讼,矛盾进一步激化的案件,启动联调工作机制,有效防止了事态扩大。
(三)抓好“五支队伍”,筑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筑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第一道防线。按照“早发现、早化解、早稳定”的工作原则,充分利用基层党员干部地域熟、情况熟、人员熟的特点,加强对影响政治安全的民族宗教、邪教、社会舆情排查,加强对影响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加强对影响社会和谐的邻里矛盾纠纷排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化解。二是抓好治安巡逻队伍,筑牢治安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把加强治安巡逻作为农村治安防控工作的关键,各村建立治安巡防队,每天开展治安巡防,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及早打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是抓好法治宣传队伍,筑牢基层治理的法治堡垒。通过喇叭、条幅、微信群、黑板报、公开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的同时,发挥诗书画人员优势,开展各类法治诗歌、书画、小品等法治文艺宣传,营造平安和谐南唐建设的浓厚氛围。四是抓好治理管控队伍。派出所对全乡出租房屋进行了摸排,新登出租房屋5处,签定了保证书,规范了登记制度,严格责任追究。流动人口登记核实暂住人口5人,并全部建立了档案,完善了管理机制,彻底杜绝治安隐患发生。有毒史人员6人,已全部列入管控名单,加强日常监管。对79家“九小场所”常态化开展消防隐患排查,无重大事故发生。司法所对辖区内刑满释放人员28人,重点关注、重点监控,及时掌握其动态。卫生院对我乡123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完善了管控措施。五是抓好矛盾隐患攻坚处置队伍,筑牢难事不出乡的关键屏障。坚持深入开展每月一次企业安全联合执法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建立安全整改台账,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多部门分工协作,确保安全隐患及早发现、处置到位。建筑领域安全隐患发现隐患34处,完成整改32处。文化旅游领域安全隐患排查68处,发现隐患12处,已全部完成整改。商贸市场领域安全隐患排查24处,发现隐患18处,完成验收7处。人员聚集重点经营单位35家,排查隐患88条,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完成。
三、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支撑,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按照全国、省、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部署,乡党委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纵深推进专项斗争,确保专项斗争行稳致远,取得全面胜利。
一是层层传导压力。乡党委多次组织全体机关人员、两委主干、站所负责人,学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传达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对转办线索进行分析研判,推进案件办理。同时要求各村利用每月1日、15日党日活动认真学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文件精神,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战绩,进一步提高党员政治站位,引导群众积极举报涉黑涉恶线索。二是开展履责督导谈话。分别于4月18日、7月15日、9月14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履责督导谈话,提高政治站位、树立问题导向,查找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弱项,深刻剖析原因,明确整改方向。三是强化基层战斗堡垒。我乡严格按照“强堡垒、树旗帜”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广泛组织发动党员群众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制定村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方案,并建立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台账,形成基层治理长效机制,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同时规范村“两委”换届选举,加强村“两委”换届的组织领导,严格开展任职资格联审,严把人选和程序把关,坚决把涉黑涉恶等不符合村干部条件的人挡在门外。
四、以党建引领“N+1”融合共治模式为载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全乡按村共设立17个村网格,51个片区网格,106个组网格,366个微网格。将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乡贤、志愿者、网格警、法律顾问等群体充实到网格中,不断提升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活力,不断壮大服务群众力量,提升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精准度,做到干部包片包组,网格管理作表率、党员联户“十联十无”强服务、乡贤带动树新风、志愿者服务献爱心、网格警维持治安保稳定、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解疑难。广泛开展政策宣传、矛盾化解、安全排查、民意收集、重点任务落实、日常监督服务等工作,切实将全乡群众纳入到网格之中,把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神经末梢”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乡村振兴推动、群众利益维护、社会活力激发,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治安防控上还存在盲点。各村巡逻队伍的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在治安防控上的力度还不大,效果还不明显;二是在信访攻坚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信访积案的化解办法还不多,村干部对信访诉求的重视程度不高。三是法治宣传的常态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能够做到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治宣传,但法治宣传的常态化还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宣传效果还不明显。
六、2021年工作打算
一是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强化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认识,在学习型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实干型党组织建设上,不断推进党组织建设规范化水平,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乡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是抓实“三零”单位创建。继续按照“三零”单位创建要求,从严从实落实好“三零”单位创建各项措施,压实创建责任。着重对破零单位开展整改提升,加强分析研判,从影响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感的信访问题、治安问题、风险隐患入手,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的排查和整治,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将法治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四是全力推进党建引领“N+1”融合共治落实,将法治建设纳入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群防群治队伍的作用,促进社会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021年1月8日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53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2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翼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