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53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2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翼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浍河——翼城的母亲河。它是一曲歌,美妙悦耳;是一幅画,绚丽多彩;是一首诗,韵味无穷。
浍河正源在县城东北佛山与坞岭山下,横贯全县东西,流经曲沃、侯马注入汾河,县境内全长54公里,流域面积924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8%。在唐尧大地上流淌了千百年的浍河,不仅给翼城人民带来了好水、沃土和粮食,也给翼城人民带来了祥瑞、繁华和文明。浍河两岸特产丰富,风光秀丽,水土丰腴,很早就有人繁衍生息。位于浍河上游滑家河、浇底河交汇地带的枣园村,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先民繁衍居住,并形成了独特的“枣园文化”,它是后来盛极一时的庙底沟文化的前身,在中国历史文化的起源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孕育华夏民族童年的一方热土。
浍水沿途,或渠或坝,引水灌溉田地达5万亩之多,翼城人民尽享其利。浍河不仅灌溉过大片土地,还曾浮起巨大的船只。《左传》记载,僖公十三年(前647),晋国大旱,秦国救济,运粮的船队浩浩荡荡从秦都雍(今之陕西凤翔)出发,沿渭河东下黄河,北入汾河,再入浍河,到达晋都绛,谓之“泛舟之役”。浍水既有浇灌之利,为人民带来祥瑞,又有洪涝之灾,让人民饱受其苦。可是,世世代代的人们一直呵护着浍河。因为它就像伟大的母亲一样,将自己所有的乳汁都无私奉献给了翼城的人民。
20世纪90年代后,县人发起“爱我母亲河”活动,疏通河道,广栽树木,2005年又投资6000余万元在浍水之上兴建了南环路,使河水归于河床,行人步于坦途。同时铺开浩大的浍河滩治理工程。该工程全长5公里,总投资2800万元,砌石坝5554米,铺设排污管道824米。“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在城东的河道上横亘巨龙似的橡胶坝3道,建起长1500米、宽30米、水域面积达3000平米的水上乐园。岸上亭台楼榭,错落有致。绿树成荫,花木葱茏。七色彩灯,交相辉映。水中巨型雕塑,鼓翼凌空,振翅欲飞。浍滩起平湖,银河落九天。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舟楫摇戈,游人如潮,成为锦绣翼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53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2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翼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