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翼城 > 人文旅游 > 名胜古迹

乔泽庙舞楼:全国现存最大的元代舞台

2024-10-31
【字体:


    乔泽庙元代舞楼位于县城东南武池村西隅乔泽庙内,为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元代舞楼,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乔泽庙始建于宋熙宁年间,原庙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由于战乱兵燹,现仅存舞楼一座,据考证舞楼创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以斗栱题记而论,它与洪洞广胜寺明应王殿的戏剧壁画为同时期珍贵文物。

    庙内的舞楼坐南面北,平面近方形。台面宽9.4米,进深9.35米,台前及两侧前部十分敞朗,作为台口,可供观众三面看戏。在它的背面及两侧后部都筑有墙壁,台上无前后场之分。台上四角立角柱4根,两侧后半部与背面墙内立撑柱4根,共有8根柱子支撑顶部荷载。四角柱之上设十字相交的角替,四面施大栏额结成井字形框架。普柏枋上施五铺作出双昂斗栱,形式粗犷。四面共施斗栱33朵,四角铺作各异,其上角梁叠构。斗栱精密,多层的井口梁斜向交错安装,加之斗栱的承托与垂柱的互相呼应,楼顶结架由八根由戗共同支撑中心雷公柱,从而形成了庞大而又精巧的穹隆式斗八藻井。两山设平梁、叉手、侏儒柱承托脊槫,结成九脊式楼顶。楼顶举折较平缓,飞檐挑出,翼角翚飞。正、垂脊用精致的琉璃雕花筒子脊,脊刹为琉璃宝瓶连珠,左右置琉璃狮象,两端的琉璃龙吻尾部向上卷曲,气势雄伟,造型极佳。

    元代舞楼用材硕大规整,结构精巧,设计合理,为中国现有元代舞楼之冠,对研究中国的戏剧发展史、舞楼的建筑形制,尤其是元杂剧在晋南一带农村的兴起,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加之乔泽庙两侧还竖有金、元、明、清各代石碑10通,对研究乔泽庙的历史沿革,武池南梁一带的民俗、水利诸方面,是一组难得的金石资料。

    风格独特,造型别致的武池元代舞楼,说明在八百多年前的元代,翼城的戏曲艺术活动已十分活跃。在震天的锣鼓声和铿锵的梆子声中,翼人长袖飞舞,声腔高扬,在三尺氍毹之上载歌载舞,演绎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五彩的戏装,怪异的脸谱,高亢的唱腔,优美的舞姿,精彩的念白和生动的故事,为十里八乡的人们献上了一台台丰盛的文化大餐,曾给翼城人带来了无限欢乐。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53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2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翼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2202000105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