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53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2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翼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翼城老虎上山俗称耍老虎,是在传统民间艺术“虎舞”的基础发展形成的,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所谓老虎即用黄布制成虎状衣,由二人在内一前一后进行表演,舞虎人手持钢刀与虎搏斗,有时众武士可持刀棍等配合打虎。饰虎者作翻滚、翻扑、奔跳、直立等动作。翼城老虎上山动作敏捷,疾徐有序,套路多,舞姿美,每每表演,赢得一片喝采。特别是涧峡村和张家庄表演的高台耍虎,更是堪称一绝。2009年2月,翼城老虎上山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据说,老虎上山舞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很早以前,有一个叫王小二的樵夫,在砍柴途中遇到了一公一母两只大虎和两只小虎,王小二仓皇逃命,这时恰遇一壮士,他机智勇敢,用计谋将这4只老虎引上了高山,而后一一打死,才保全了王小二性命。于是翼城人便依据这个传说创造了一种舞蹈和杂技并存的艺术形式——“老虎上山”。至今,这一节目仍保持着300年前的原汁原味。
老虎上山的表演场地,先在高15米的木杆上搭建两块门板,上面固定两把圈椅,作为“假山”也称“凤阁”;两面各挂两条大绳,从顶端斜拖地面,称为“云梯”。表演开始,先有一段平地情节表演,即樵夫打柴归来,途中遇到两只大老虎和两只小老虎,仓皇逃命,老虎穷追不舍,幸遇一壮士搭救,方才逃一活命。接着壮士与四只虎在平地“小山”上搏斗几个回合,难以制伏,舞虎人连忙上山。即沿着绳梯,一直把一只老虎引上高杆顶端,且在高空进行表演,主要动作有老虎在山上四面张望、打滚、喝水、抠牙缝、挠痒、直立等。与此同时,两只小老虎也跟着大老虎上山,并在山上与大虎嬉戏,吃奶,作“凤凰单展翅”“金鸡独立”等动作。另一只大虎在山下巡视,并作各种动作。整个表演中配以锣鼓钹音乐,惊险壮观,气势雄伟。
“老虎上山”表演惊险而壮观,深受广大群众欢迎,20世纪末,中卫乡下甘泉村张家庄以“老虎上山”多次到外地献艺,1988年元宵节期间赴临汾地区参加龙年社会文化节表演,获表演一等奖。1998年,县文化馆干部席保民在陵下村成立“老虎上山表演艺术团”,演职员40余人,表演中加有翼城花鼓和威风锣鼓相伴,创意新颖,热烈精彩,同年赴河南洛阳牡丹花会表演,获二等奖。后重新组团,于2000年赴京参加“大观园”庙会表演,香港凤凰卫视摄影,美国留学生高度赞扬,并登台参加戏虎表演。
老虎上山在舞虎前或舞虎空间,往往加有武术表演。成立艺术团后,加入打旋子和小翻等表演,并在原来双鼓、双锣、双钹伴奏的基础上,加上了大鼓、大锣、大钹、战鼓、小锣、小钹等,尤其加入蒲剧鼓乐点,根据表演需要,不断变换鼓点,使表演气氛时而激烈,时而悠缓,极具戏剧色彩,舞虎人将大刀改为花棍,将杀虎改为戏虎,更有观赏价值。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53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2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翼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