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53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2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翼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全面增强思政育人效果,现就展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以点带面、分层分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协同合作,注重资源整合,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切实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有效性,更好的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二、基本要求
(一)传递正能量。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爱国教育,增强“四个自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实现全覆盖。建立纵向学段层层递进,横向各课密切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的有效贯通,将学生思政教育体现在各学科教学和教育活动中,营造全学科育人、全课程育人、全过程育人环境;
(三)突出创新性。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完善教育管理机制,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有效融合,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
(四)注重统筹性。强化学生思政教育,总体推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积极稳妥的做好各项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增强思政一体化目标任务,打牢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组织基础。教科局成立领导组,政教股全体成员深入部署,各级各类学校校长、书记参与指导,全体思政教师和班主任教师具体实践,所有教职工日常渗透的构架,落实好学校思政理论课建设工作机制。促进广大师生充分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县情、社情和民情,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情怀。学校要加强对思政课建设的统一领导,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作,摆上重要议程,组织会议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学校负责人是学校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落实书记、校长带头抓好思政课,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学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国旗下讲话等要旗帜鲜明地体现教育方针,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构建思政一体化课程体系,推进一体化内容建设。
根据学生成长规律,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建立一体化思政课课程体系。
1、加强整体性。中小学思政课之间具有连贯性、统一性,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运用系统思维对中小学思政课各方面、各层次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系统推进,从而实现思政课建设有序高效、整体优化。从纵向看,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中小学各学段,紧密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打破学科壁垒,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各有侧重,阶梯式推进,将知识学习、情感体验、价值引导融为一体,增强思政课内容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进阶性,避免中小学思政课出现相互脱节、交叉重复等现象,实现各学段内容有效衔接。从横向看,打破学术壁垒,推进跨学科交叉研究,深化对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理念、意义、机制等内容的研究;在教学实践方面,加强思政课教学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搭建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研究平台。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究、专题培训、资源共享等一体化建学展示活动,更好的推进各学段建学目标的实现。
2、体现递进性。中小学生的身心和认知发展是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推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在课程目标方面,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在课程体系方面,中小学思政课都要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在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阶段开设相应课程,实现整体设计、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
3、增强协同性。推动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要求思政课与各类教育资源之间协同配合、形成合力。一是进一步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挥其对思政课的支撑作用,全方位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二是增强思政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协同。深入挖掘各科课程和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使各类学科课程和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三是增强思政课与育人资源的协同。立足校内特色载体、优质资源、图书资料、校园活动等开展思政育人。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积极挖掘社会实践资源,建设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育实践基地,统筹规划各学段社会实践的目标设计和内容衔接,进一步丰富育人资源、拓展育人空间、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三)突出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素质。重点围绕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学科素养,加强队伍建设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学识素养深厚、教育教学能力突出、适应思政课教育教学需要的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首先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科研课题研究,积极申报思政课教学教改的研究课题,引导教师开展教改研究,进一步推进思政一体化创新。二是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研究工作,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思政课教师培训与学习活动。三是加强思政理论学科建设,设立思政课学科带头人岗位,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班主任骨干教师担任思政课教师。
四、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领导,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将思政课建设作为主责主业,狠抓工作落实。
(二)坚持思政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
(三)坚持改革创新。引导教师将思政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四)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素质拓展课和文化知识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学科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布有序推进工作。
翼城县教育科技局
2023年3月6日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53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2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翼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