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53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2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翼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翼城山清水秀,山水相依。在翔山脚下的南梁镇牛家坡村,有一泓泉水,史称滦水;先民以石筑池,名曰滦池。三大泉眼,汩汩突突,喷涌而出,夜以继日,流淌不息,世世代代灌溉着下游数万亩沃野良田,使南梁、武池一带奇树蓊茂,芳畦霍蘼,紫穗飘香,青花吐色,被誉为翼城的“小江南”。
考古发掘与专家考查证明,早在尧舜时,人类即傍山依水棲、栖居于此。西周时,唐侯叔虞之子燮父,缘于晋水潺潺,绕城而过,故改唐为晋。
滦水因晋国将军栾成(南梁村人)而来。桓王十一年春,曲沃伐翼,栾成随哀侯侵陉廷(今曲沃)被俘,武公劝栾成投降,并许封上卿,执晋国之政。栾成不仅不降,反而讲了一个人至死都应该忠于他的民族和他的国家,而不能以私利废做人之道的话,遂斗而死。后小子侯嘉其忠义,为之举行葬礼,掘墓时得一汪清泉,故名滦水。后宋徽宗曾敕封栾将军为乔泽神,在滦池旁建庙修池,并于每年三月初八日(栾成忌辰)行幡赛会。
“秋月滦池”乃翼城古八景之一。南北二池,相去百步,皆大半亩,全丸石以为底,五色斑烂。水从石底湲湲溢出,微轮无数,清莹透澈。池中翠草如发如丝,轻曳漫拂;天光云翳,影布池中,水天如一;游鱼无数,翕然空游,其乐无涯。二池之畔,嘉木深秀,美竹临风,野芳发幽。池水升至三尺许,则溢口而出,飞珠溅玉,倾泻石渠。始而急,继而缓,蜿蜒远去。沿渠芳畦葳蕤,兰菊竞秀,瓜菜盈盈。滦水激流斗折蛇行数十里,下入于浍河,灌田五万余亩,南梁、武池、中卫三乡民众,共沾此润。沿途乡民筑塘建库二十有余。块块明镜,杨柳环绕,众草蔚然,鱼尾广殖,清丽可爱,人称“翼城小江南”。
滦池最美的季节是秋天,即“秋月滦池”。自有滦池以来,每逢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就会有来自全县各地的人群到这里观水赏月。幽蓝深远的天空和幽深澄碧的池水交相辉映,银盘似的月亮在池中荡漾,人们在池边小亭吃着月饼、水果,尽情地享受着那典雅皓洁的滦池秋月,不由地会发出天上人间之感慨。“玉壶涵日月,金波散池塘。浴客三冬暖,田翁六月凉。”滦池之水冬天为16℃,可以洗浴,而夏天则冰凉透骨。清人上官澍在诗中写道:“小小芳池何代开,喷珠溅玉亦奇哉!寒淙夜散千家雨,急浪春鸣万壑雷。戏水鸥从天上至,溯游人自镜中来。何当乞得岩前地,建取严陵旧钓台。”真实地描绘了滦池秋月的云梦仙境。
滦池在历史曾几次断流,不过,展开历史长卷,这仅是些小小插曲,滦水与“滦池秋月”给翼城世世代代的人们带来的是物质的充实丰厚和精神的无限欢乐。2010年,本县重修滦池,引水造景,再显了滦池秋月的美丽景色。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53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2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翼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