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关于创建山西省翼城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公示

2023-07-04
【字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农办计财〔2023〕5号)和《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山西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通知》(晋农计财发〔2023〕7号)文件要求,我县编制上报了《山西省翼城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山西省翼城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的通知》文件精神,山西省翼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已被列入批准创建名单。为加快项目实施,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达到预期目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项目名称:山西省翼城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建设性质:新建

三、建设单位:翼城县农业农村局

四、建设地点:翼城县唐兴镇、南梁镇、里砦镇、王庄镇、中卫乡、南唐乡七个乡镇

五、主要建设内容:

产业园创建期计划实施七大工程,共计39个项目,具体如下:

(一)种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吨半粮示范创建基地建设项目

在全县建设高产创建示范田80000亩,其中,建设吨半粮示范基地10000亩,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区15000亩。采用小麦品种烟农1212、玉米品种德瑞3号、天育108等高产节水品种,运用冬小麦—夏玉米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小麦三次叶面喷肥技术、小麦冬水前移两增一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进行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2.优质专用品种示范区建设项目

在全县建设优质强筋小麦示范区30000亩,配套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区10000亩,示范推广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烟农999、晋麦95,采取标准化播种、增施有机肥、减少氮肥施用量、氮肥后移等技术,提高小麦品质。

3.小麦、玉米新品种推广示范项目

布点展示小麦、玉米新品种,一年召开2—3次观摩会,针对品种对农民开宣讲会。

4.特色优势有机旱作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在全县建设特色优势有机旱作小麦生产基地20000亩,其中配套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区5000亩,采用优质抗旱节水型品种运旱618、品育8161。实施少免耕作业、旱作保墒,引导农户开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

5.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开展10万亩土地测土配方施肥。开展土壤肥力定位监测和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监测,建立测土施肥数据库,对区域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实现合理施肥、化肥减量。

6.粮食产能提升项目

(1)建设1000立方米蓄水池160座及相关配套设施;(2)建设粮食烘干塔15座、钢板仓15座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7.产业园生产能力提升项目

(1)开展产业园地力提升,对产业园范围内土地开展土壤深松。耕地连年冲施有机肥,开展养殖粪污、生活垃圾还田,每年亩施发酵粪肥1吨,每年施粪肥25万吨。(2)开展农机装备更新。(3)小麦叶面三次喷技术全覆盖推广。

(二)产业链供应链完善提升工程

8.小麦、玉米制种能力提升工程

新建设1000平方米加工车间,购置2套1小时加工20吨种子的加工流水线。购置种子加工装备,提升种子加工自动化水平,采购德国进口拜尔CBT200全自动种子包衣机1台,采购种子精选机、包衣机、定量包装秤各4套。建设2处300吨烘干塔及附属设施,建设7个500吨钢板仓。

9.功能性农产品示范推广项目

示范推广富硒小麦30000亩、黑小麦10000亩、夏播糯玉米40000亩等功能性农产品生产,配套建设25000亩节水灌溉示范区。选用优质小麦品种济麦22、糯玉米品种晋糯30号,增施有机肥、喷施纳米硒肥。

10.爆米花用玉米产品加工项目

建设商品爆裂玉米加工生产线,引进1条脱粒、清选、色选、包装生产线。建设占地5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

11.功能保健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

新建富硒小麦种植基地200亩,建设富硒面粉专用储存仓。建立健全质量标识和可追溯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名录,纳入追溯管理。

12.面粉加工厂建设项目

建设100吨面粉加工厂,占地1200平方米,建设1条面粉生产线,包括初清设备、清理设备、制粉设备等。配套200平方米原粮库。

13.鲜食玉米加工项目

建设鲜食玉米真空加工厂,购置加工生产线,注册商标。建设600亩鲜食玉米种植基地,购置耕作、播种机械。2024年计划鲜食玉米真空加工种植基地增加到2000亩。开发玉米糁粥、玉米杂粮主食、玉米磨粉等健康食品;开展鲜食玉米新品种培育;进行鲜食玉米新产品及玉米糁产品市场推广。

14.玉米压片生产线建设项目

建设1400平方米生产车间,购置200吨生产线。引进应用玉米熟食加工技术,提高动物营养吸收率。

15.青储饲料加工项目

依托集体流转和农民入股农田1000亩,种植青储玉米和小黑麦。新建1万立方青储饲料池一座、青储饲料装运车间200平方米。购置全株玉米青储收割机一台、青储饲料打包机两台、青储饲料装运机一台、玉米联合收割机一台,饲草专用收割机一台,建设现代化青储饲料加工基地。

16.粮食加工酿造生产项目

建设酿醋原材晾晒场500平方米;原材库配置拌料间、酒精发酵室、醋发酵室、熏培室、淋醋间、沉降灭菌室、成品暂存间300平方米;加工包装车间200平方米;醋制作及包装设备;建设醋房体验区、参观通道、醋发展史、文化长廊,开展醋加工流程体验,以融合收益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占地500平方米酿酒厂,采取古法坤沙固态酿酒。建设2条白酒生产线。

17.粮食烘干、晾晒、仓储设施建设项目

在产业园内的7个乡镇新建烘干塔10个,晾晒场35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化的仓储设施,提升仓储可视化管理能力,完善仓库全局可视化监控、库房物资出入库管理、自动生成报表等智能化仓储管理功能,新增粮食储能14000吨。

18.粮食物流能力提升项目

支持经营主体提升粮食物流运输能力,对年运输粮食在3万吨以上的粮食物流运输主体进行补贴。

19.鲜食玉米基地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1、完成2000余亩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土地流转;2、完成鲜食玉米加工厂建设;3、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对鲜食玉米种植园区内的田、水、路进行综合治理。打造玉米艺术步道、5000米玉米田间骑行路。大力发展集休闲度假、创意农业、乡村旅游,形成“农业+文旅+产业”的多元化融合发展格局,全力打造游玩、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古绵山生态观光园区,带动周边农民发展休闲农旅新业态,增加收入。

(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20.小麦玉米研究所及新品种筛选展示评价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面积3120平方米,购置检验检测设备;建设300亩试验田,建设人工智能物联网信息,路面道路、水渠建设、农机具购置等;建设780平方米挂藏室,购置玉米小区收获机、玉米小区播种机、小麦小区收获机、小麦小区播种机、育种材料低温库、考种设备等。与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合作开展玉米单倍体育种,研发抗虫、耐除草剂玉米新品种。玉米优势品种国审品种1个,省审品种3—5个。小麦优势品种国审1个,省审品种2—3个。建设考种室、挂藏室,原原种库、原种库,建设占地10亩玻璃温室,用于小麦加代繁殖,购置育种检验设施。规划600亩基地,配套高标准设施,开展农田平整、土壤地力提升、完善水电配套设施。购置200马力以上的耕种动力机,配套气象站。每年引进8—10个新品种进行展示评价,考察筛选优质适种小麦玉米新品种进行推广示范。

21.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3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主要开展原种繁育、小麦去杂去劣和原原种的提纯复壮。配套小麦单粒播种机、小区收获机。配套建设15000亩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数字化智慧监测系统,开展病虫害监测和测产。

22.小麦玉米一年两收“吨半粮”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一步创新突破项目

建设300亩科研示范基地,继续开展冬小麦—夏玉米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研发。与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围绕小麦、玉米开展良种、良法、良技、良质技术研究。

(四)智慧农业建设工程

23.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数字化智慧监测系统

布设气象采集监测站、土壤墒情采集终端、视频监控系统、病虫害检测预警系统、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田间摄像头等。采用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采集制作遥感监测影像,通过前后影像对比制作遥感监测图斑,开展病虫害监测和测产。

24.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1000亩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配套完善气候综合监测系统,开展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信息实施监测。配套耕、种、管、收智慧农机装备,实现基地全程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建设无人农场,引进应用无人驾驶播种机、智能水肥一体、遥感无人机、无人驾驶收获机等。

25.“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智能管控系统

在产业园唐兴镇、南梁镇、里砦镇、王庄镇、中卫乡、南唐乡六个乡镇涉及村配套建设“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智能管控系统。

26.农情监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10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开展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土壤水分、养分等指标长期定位监测。气象监测—风速、风向、降水量、气温、地温监测。安装摄像头,实现手机APP远程监测苗情。

(五)绿色发展与品牌培育工程

27.化肥农药减量和包装回收利用项目

使用有机肥代替传统化肥,有机肥推广使用4000吨,有机肥撒肥机6台,智能杀虫灯40台,虫情监测设备10套。新建废旧农膜收储站和回收网点20个共计600平方米,购置农膜压缩打包设备及运输车辆2辆,农膜挤塑设备1套,造粒设备1套,农膜再加工生产线1条。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效果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监测用房3座共计45平方米,购置实施效果在线监测系统3套,建设可视化监测预警平台1套。

28.绿色农业循环基地建设项目

规划设计2000亩小麦玉米种植—面粉加工—麸皮生产饲料—养殖场—畜禽粪污还田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基地。新建日产100吨面粉加工厂一座,容纳1000头肉牛的养殖场一处,储粪池500立方米,建设秸秆资源化利用储草棚10000平方米,青储池2300立方米。建设玉米青贮池4300立方米。

29.“翼城优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提升项目

开展“翼城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片、宣传广告的制作,在太原高铁、北京丰台车站、临汾机场等地投放广告宣传。每年参加或举办3场省内外专家接待会议,组织授权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学习。发展电商培训,年培训300人。进行课程设计和专业讲课团队引进。开展包装设计。

30.“两品一标”认证提升项目

对申报驰名商标、知名品牌的企业给予资金奖补。支持企业申报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两品一标”认证,发挥品牌效应。开展“珍珠玉米”知识产权保护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31.土壤治理与修复示范项目

选择200亩以上的贫瘠土地作为试点,实施土壤治理与修复工程,推广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增加土壤有机物料投入,提高地力等级,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在全县形成示范推广作用。

(六)联农带农增收工程

32.农业农村综合社会化服务中心

建设6层服务中心大楼,建筑面积15600平方米建设。建设数字化平台,开展标准化基地智慧农机农情信息服务。建设线上农业托管小课堂,面向农户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服务农户生产技能提升,开展答疑解惑服务。

33.小麦玉米耕种防收全程托管项目

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小麦、玉米全程托管,对服务面积超2000亩以上的全程托管服务经营主体按每年每次作业费用的30%进行补贴。

34.乡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和村托管服务站建设项目

利用村委会、学校闲置房屋,在各乡镇建设1个占地4000平方米的钢结构仓储设施,存储农资、农机设施。在30个村建1000平方米托管服务仓储设施,增加村集体土地经营收入。

35.农村电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

打造电商服务公共平台和直播基地,购置电商运营及直播配套设施设备,开展电商培训、直播培训等公益性活动,孵化电商新农人,带动农民创业就业,拓展翼城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带农增收。

(七)要素保障工程

36.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3.2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3.8万亩高标准农田,优化田间道路布局,完善农田电网、配套相应的输配电设施,推广管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措施,推广智能灌溉,有效提升水源稳定和节水灌溉面积。推广良种良法良机、测土配方施肥、有机旱作、农作物统防统治等农业先进技术。

37.小河口灌区水渠修复联通和浍河提水综合灌溉项目

感军村:主渠80型3000米,支渠60型4000米。吉壁村:主渠80型3000米,支渠60型5000米。唐城村:主渠80型3000米,支渠60型6000米。东韩村:支渠60型5000米。建设内容为浍河沿线铺设管网,沿双北线(梁壁、西王、东王、北常、张言社、故城)铺设管网,建设蓄水池,提水至故城水库。再由故城水库将水排放至北常水库、西尹水库、双清水库。项目建成后,可满足13个村2.5万亩耕地的灌溉,可实现0.7万亩旱地变为水浇地,保证粮食安全。

38.乡村5G基站建设项目

在产业园唐兴镇、南梁镇、里砦镇、王庄镇、中卫乡、南唐乡七个乡镇配套建设5G基站。

39.产业园道路及污水管网建设项目

实施乡村公路建设、养护提质改造、路面拓宽改造工程,农村污水管网建设。

六、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按照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原则,项目资金由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社会自筹资金三部分构成,产业园工程总投资196016.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700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38773万元,社会自筹资金共计150243.2万元。

七、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为3年,2023年到2025年。

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2023年7月10日——2020年7月16日)以真实姓名或面谈的形式向翼城县农业农村局反映。

2023年7月4日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翼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8010532号  网站标识码:141022000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翼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2202000105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